
CSMM認證
當前,我國軟件產業蓬勃發展,產業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國民經濟前列,發展韌性和潛力進一步凸顯。但我國多數軟件企業仍采用國外標準進行能力成熟度評估,國外利用長期的經驗積累,已改變我國軟件企業的管理模式,并廣泛滲透于我國軟件產業各環節,阻礙了我國自主產業發展。同時,國外基于評估等手段,可直接獲取我國軟件企業的大量敏感信息,深入了解我國軟件企業的技術水平、發展路線,是我國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隱患。
在此背景下,重磅推出我國自主“軟件能力成熟度標準”《標準號:T/CESA 1159-2021》,該標準由何積豐院士領銜,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電子標準院”)聯合五十余家產學研用相關方,對標國外能力成熟度模型,結合我國實際,自主制定了《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團體標準。幫助企業對自身的軟件能力進行評估和判斷,并對于未來的發展路徑提供有效建議,推動我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軟件能力成熟度標準充分吸收了軟件工程、項目管理、產品管理、組織治理、質量管理、卓越績效管理、精益軟件開發等領域的優秀實踐,提出了符合國內軟件產業發展實際的成熟度等級模型。主要適用于尋求軟件開發提供商、確保軟件開發質量的軟件服務需求方,以及希望展現其軟件開發和交付能力成熟度的組織。
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,是基于組織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水平,指導組織構建自身軟件能力提升的最佳發展路徑,將過去隨意的、不成熟的等級劃分升級為有序的、高效的軟件能力成熟度等級評價標準,由低到高劃分為無序管理級、初步管理級、改進管理級、量化管理級、優化革新級。
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,聚焦軟件價值創造能力,圍繞組織治理、軟件開發、項目管理和支持保障,高度提煉了影響組織戰略目標和業務價值的四個核心管理域。同時,根據成熟度等級要求,圍繞不同實踐活動,創新提出了17個實踐域和132個實踐。旨在通過多維度量化關鍵實踐的要求,支持組織戰略的達成和革新,提升產業創新能力。